一股囤货潮正在席卷英国!
在英国肯特郡主要轮渡港口多佛尔镇外的公路上,大量货车12日排起长队,绵延将近5公里。
此前一天,法国北部港口城市加来出现货车拥堵场面,队伍长达约16公里。当地官员说,开往加来和英吉利海峡隧道的货车数量过去3周内增加50%。
英国“脱欧”过渡期今年12月31日截止,英欧就未来关系的谈判悬而未决。距离“无协议脱欧”越来越近,英国多家超市开始忙着囤积食品和其他商品,尤其是药品和医疗器械供应商,更要为应对可能变化的新冠疫情做足准备。
英国今年1月31日“脱欧”,进入为期11个月的过渡期。英欧3月启动以贸易协议为核心的未来关系谈判,期待在过渡期内达成协议。若12月31日前未达成协议,就会发生“硬脱欧”,双方贸易将从2021年起回到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重新实施边检、征收关税等。这意味着,届时英欧双方贸易成本将会增加,英国所受的负面影响可能更为严重。
12月以来,英欧领导人频繁沟通。双方上周都放话称无法达成贸易协议的可能更大。
主要分歧
英国与欧盟贸易谈判历时9个月,主要分歧存在于渔业问题、公平竞争环境和履约管理等方面。
渔业问题上,双方矛盾主要集中在欧盟国家渔船在英国海域的准入和配额。
长期以来,根据欧盟共同渔业政策,大部分英国海域的捕捞配额都分配给了欧盟国家。英国认为此举不公,希望通过“脱欧”纠正这一“错误”,重新掌握对本国海域渔业资源的控制权,优先给予英国渔船准入权。
负责代表英国进行贸易谈判的戴维·弗罗斯特曾对英国议会表示,渔业问题或许是英欧谈判桌上的最大障碍。事实上,渔业对英国的经济贡献并不显著。10月5日发布的统计数字显示,海洋渔业仅占2019年英国农业、林业与渔业的总增加值(GVA)的5.5%。
渔业议题棘手的原因在于,欧盟在谈判中要求英方允许欧盟国家渔民今后继续在英方水域捕鱼,而英国一些“脱欧”派人士将捕鱼权视作国家主权的“重要象征”。约翰逊对此十分敏感。分析人士认为,约翰逊或需要将渔业作为他处理脱欧进程的“军功章”。
公平竞争环境方面的核心是国家补贴。欧盟认为,英国要想进入4亿多人口的欧盟单一市场需要遵守欧盟规则,要求英国在环境、劳工和社会标准以及国家补贴方面与欧盟保持同步,否则英国企业可能凭借本国更为宽松的监管和过多的国家补贴获取额外竞争优势,从而使欧盟产品处于不利地位。
英国则希望有更多的自主权,拒绝接受欧盟关于国家补贴的严苛要求。
在履约管理方面,英国政府9月公布内部市场法案,其中涉及北爱尔兰的条款被认为凌驾于“脱欧”协议之上,从而引发争议。本月8日,英国和欧盟宣布,双方已就执行“脱欧”协议有关遗留问题原则上达成一致,尤其是涉及爱尔兰和北爱尔兰边界事宜,英国同意将在国内立法中撤销争议条款。
再加把劲
12月1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与英国首相约翰逊再次就英欧谈判通电话。她当天中午发表视频讲话说,她与约翰逊一致决定,授权各自团队继续谈判,争取在余下不多的时间内达成协议。“虽然双方谈判团队连续工作已十分疲惫,但双方有责任再加把劲。”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认为,从英欧双方领导人会面、高层推动谈判看,英欧都不想看到“无协议脱欧”,目前处于“最后施压”阶段。双方最终可能会作出一些变通,在年底前宣布达成一个原则性或框架贸易协议,把相关技术细节推后再“磨”。
责编:吴正丹